连亏三年痛失华为寒武纪前路漫漫

作者:匿名    人气:1073    发布时间:2022-11-25 07:22:59
寒武纪自今年3月26日走进科创板“考场”,经过两轮问询之后便快速过会,历时68天,刷新科创板今年最快过会纪录。

本报记者 李昆昆 李正豪 北京报道

6月2日,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33次审议会议结果显示,已同意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寒武纪”)发行上市(首发)。

寒武纪自今年3月26日走进科创板“考场”,经过两轮问询之后便快速过会,历时68天,刷新科创板今年最快过会纪录。即便是科创板开板以来,寒武纪的过会速度目前也能排到第七位,前六位都是首批上市企业。

然而,即便在过会之后,寒武纪仍需面对科创板上市委两轮问询以来提出的核心问题:一是如何维持核心技术人员稳定性和持续研发能力的问题,二是如何找到客户,走上可持续商业化之路,改变长期无法盈利的问题等。

寒武纪方面未对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的相关提问做出回应。但华为内部人士告诉记者,“华为海思芯片被禁,对寒武纪来说或是一次成长机会,但前路依然很艰难。”

失去华为

寒武纪今年3月26日开始冲击科创板,中间经过两轮问询,5月22日在第一版招股说明书的基础上披露了招股书上会稿。在招股书上会稿中,寒武纪大幅增加了风险提示内容,尤其引入注目的就是与华为海思合作未能持续的部分。

寒武纪方面介绍,该公司2019年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与2018年相比下滑了41.23%,主要系华为海思选择了自研人工智能芯片(NPU),未与公司继续合作,而该公司在短期之内难以开发与华为同等业务体量的大客户。因此,2020年该公司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将继续下滑。

记者了解到,寒武纪人工智能芯片主要有两种商业模式,一是将处理器IP授权给芯片厂商,例如授权给华为海思,然后应用在华为智能手机等终端上;二是自己设计并销售芯片,比如寒武纪面向互联网公司等用户推出的云端智能芯片。

一位芯片领域的投资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他们(寒武纪)的AI芯片做得还行,是专用的ASIC芯片。以前华为(海思)在用他们的产品,现在似乎不用了,华为(海思)自己也做。”

记者了解到,2016年寒武纪1A处理器研发出来以后,华为麒麟970芯片集成了该处理器,并应用于华为Mate10手机。此后几年,寒武纪成为华为麒麟处理器的重要供应商之一。

不过,到2019年6月,华为在nova 5系列新品发布会上,发布了全新人工智能手机芯片麒麟810,这款芯片不再集成寒武纪AI芯片,而是采用华为自研达芬奇架构NPU。在随后推出的麒麟990芯片上,华为继续放弃寒武纪AI芯片,使用自研达芬奇架构NPU。这在业内一直被视为寒武纪的一大损失。

“寒武纪的技术一般,不如华为海思。”华为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,主要基于技术方面的考虑,华为海思最近两年放弃了寒武纪,但随着“华为海思芯片被禁,对于寒武纪来说将是一次成长机会。但前路依然很艰难”。

艾瑞咨询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,仅仅是从搭载麒麟970芯片的手机出货量来看,假设寒武纪的授权费为5美元/片,就意味着超过4000万台出货量的麒麟970将为寒武纪带来大约2亿美元的收入。

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说,以前提到芯片主要是CPU和GPU概念,寒武纪主要是NPU,可以简单理解为AI芯片,它在传统基础上加了AI的部件功能,使AI算法的应用能力更强了。其实如果没有寒武纪,华为的麒麟芯片也可以注入AI的部件,只是速度太慢了,加上了寒武纪的NPU之后,速度快好几十倍,所以这是他们当初合作的契机。但现在华为海思自己把AI芯片技术搞定了,就没有必要每年花那么多钱从寒武纪购买了。

大客户依赖症

此外,寒武纪还在上会稿中提到公司持续稳定经营和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、IP授权业务持续化发展、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相关的关联交易及客户拓展、在手订单和合同无法按期执行等风险问题。

招股书显示,2017~2019年间,寒武纪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84.33万元、1.17亿元、4.44亿元,但是处于连年亏损状态,亏损额度分别为-3.81亿元、-4104.65万元、-11.79亿元,最近三年累计亏损额超过16亿元。寒武纪表示,其波动主要受到股份支付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研发费用的影响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上会稿显示,2019年末与2018年末相比,寒武纪银行存款减少约9.71亿元人民币,主要原因是公司使用部分货币资金(股东投资款)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,因而该部分货币资金计入到“其他流动资产”科目。

数据显示,2019年末,寒武纪银行理财产品金额为38.99亿元人民币,与2018年末相比增加了160.78%。
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院长盘和林告诉记者,芯片领域属于尖端和硬核的赛道,在芯片产品产生销售收入之前,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完成产品研发、推广及销售工作。但客户集中度较高,业务推广难度大也是必须面对的现实,短时间内商业变现存在一定的困难。不过,也要理性地看到,从成长性的角度讲,盈利与否也并不是评价芯片企业的唯一准绳。

前述芯片领域的投资人告诉记者,“国内芯片企业投入大,研发周期长,进入到客户采购体系难,因为国外的芯片又便宜又好用,我们太落后了。”

5月20日晚,寒武纪在回复上交所第二轮问询函时表示,预计今年上半年营收8200万至8600万元,去年同期为9799万元;扣非净亏损2.7亿元至3亿元,是去年的2.9倍以上。其中,今年一季度,寒武纪实现净利润约为-1.08亿元,同比下滑2270.65%。

寒武纪方面解释称,2020年该公司从华为海思取得的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较大,加上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。

“目前来看,寒武纪存在持续亏损、短时间无法盈利、IP业务无法持续发展、客户集中度高、大客户依赖等问题,可能制约其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。”盘和林表示。

未来前景

前述投资人称,虽然芯片厂商变现有难度,但现在国际形势发生变化,“国内的芯片即使再差,也会被扶持了。国内企业的芯片也可以往外卖,不过要卖到国外就会遭遇很强的竞争压力”。

谈及国际形势对芯片业的影响,上述华为内部人士告诉记者,华为海思芯片被禁,如果寒武纪抓住这次机会,很可能在国内成为英伟达这样的旗舰公司。“但芯片技术门槛本来很高,是技术密集型行业,英伟达也用了很多年才积累起来。另外,寒武纪的芯片生产,也是用台积电的工厂。如果寒武纪威胁到英伟达的全球生意,可能也会面临跟华为一样的制裁。”

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Compass Intelligence在2018年发布的AI Chipset Index TOP24 榜单,在AI芯片领域英伟达高居全球第一,华为海思排名12位,寒武纪则位列第23位。

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一般做芯片研发需要旷日持久的投入,而且投入后不一定能看到效果,所以做芯片的企业不是很多。

“目前国内只有几大巨头在做芯片,一般公司出不起这个钱,也没有那么强大的技术来做支撑。阿里、华为、寒武纪都在做AI芯片,这里单指AI芯片,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CPU芯片。”该人士说。

丁道师认为,即便失去了华为这个大客户,寒武纪的AI芯片还能用在智能安防、无人驾驶、智能家电等众多领域,只是它(寒武纪)还没有很好地进入一些场景,以后机会还是有的。

阅读延展

热门文章

最新推荐